汽車動力電池的電芯在生產工藝中,蓋板、殼體等多個部份需要激光焊接,如果焊接質量不好,有氣泡、焊接強度不夠等失效,會造成電芯內的液體泄漏,是重大的質量問題并會造成安全隱患。
隨著國家支持發展新能源汽車發展,外資品牌新能源汽車的配件在國內OEM的趨勢上升,也推動了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近幾年迅猛增長,工藝要求越來越高。
汽車動力電池的電芯在生產工藝中,蓋板、殼體等多個部份需要激光焊接,如果焊接質量不好,有氣泡、焊接強度不夠等失效,會造成電芯內的液體泄漏,是重大的質量問題并會造成安全隱患。
另外,在使用摩擦焊焊接電極的位置,對焊接質量要求也非常高,否則會提高焊接后附件力不好,脫落的風險,同時油脂、清洗劑殘留引起的電阻增大,從而影響電性能。
因此主機廠對電芯的焊接質量要求非常高,不允許產生任何氣泡。而鋁制件在前期生產、沖壓、切削過程會受到各種潤滑油、冷卻液的污染,如果在清洗線上沒有充分清洗干凈,或漂流不干凈有清洗劑殘留,都會提高造成焊接處的失效風險。
目前有一種新的檢測手段,能在幾秒鐘內檢測焊接位置是否有污染物殘留,量化焊接位置的清潔度,快速判斷零件是否能進入下一步焊接工序,另一方面通過檢測收集,優化生產工藝,提高焊接良率。
德國SITA清潔度儀采用熒光原理,量化測出金屬表面污染程度,讀數單位為RFU(相對熒光總量,讀數越大表示污染越嚴重)。在某知名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廠現場實測數據如下:
清潔度讀數(RFU) | |
摩擦焊失效零件 | 100-200 |
摩擦焊合格零件 | <50 |
在摩擦焊前測出清潔度數值,對提高摩擦焊的良品率,優化改進摩擦焊接的工藝效果顯著。
SITA表面清潔度儀